電子信箱::21cra00@gmail.com
通訊地址:112北投郵局第16-24號信箱

20060801自由時報:老外看馬場町聲明

壯大公民社會

老外看馬場町聲明

■ Bo Tedards



隨著七一五聲明,連署人士於廿六日發表第二份聲明。首先應感謝他們啟動了廣泛而深度的討論,這都是健康的現象。

筆者認為他們提出了最重要的點是第二份聲明之標題訴求「壯大公民社會」跟第一份聲明的「對台灣公民的呼籲」部份。目前台灣民主最脆弱之處確實是公民社會,期望日後更多人會著力於此。



數十年的國民黨威權統治下,台灣反而只有「壯大的國家」,因此至今台灣人不分立場,仍習慣於國家要出面處理各種問題。



國家是體制而非個人,因而沒有道德可言。由於其強大的力量,所有人民應對其保持深重的警覺。這是為何美國憲法起草者強調「權力分立原則」而設立「互相制衡」的機制來限制國家對個人之迫害風險。人權、法治以及司法獨立,同樣都是為了保護個人或弱勢團體免於國家力量侵害。公民社會之監督也是不可缺乏。



台灣人,醒醒吧!就如人民不能完全信賴國家,更不能期待民主必會帶來「高道德」之領導人。只有政客可能當總統,因為只有他們會參選,所有民主國家均如此。



台灣已選出來的總統,那一個很有道德?我們懷念李總統,其實是因為他手腕夠靈活,有辦法處理一些重大的問題。對陳總統不滿的理由,真非弊案,而是未落實渴望很久的改革。其實反是他太「道德」,而不夠「政治」!



難道民主是壞嗎?沒錯,就如邱吉爾說︰「民主是最壞的政府形式,除了所有其它形式以外。」台灣歷史剛好可證明此話。不論對李總統或陳總統多麼不滿,都不能比照之前血腥的獨裁者。所以我非常欣賞這些學者選擇於馬場町舉行第二場記者會,並特別強調處理轉型正義之必要性。



不過聲明中提到陳總統因已經失去人民的信賴而無法解決類似轉型正義之重大問題,所以要下台,我不認同。首先,這些問題本來應是由公民社會運作,製造氣氛使任何領袖不得不處理。其次,陳總統的信賴甚麼時候高過?從選票來看,二○○○年他獲得不到四十%,至二○○四勉強到五十%。



聲明發起人也一直強調法律責任和政治責任應分開。這是對的,就是因此憲法才設計兩種總統下台的程序。法律責任是要用類似司法程序的彈劾,而政治責任是要用罷免。罷免是純政治的程序,不必有任何證據,只要有足夠的立委與人民對你不滿,你就要下台。陳總統,雖然民調一直創新低,但顯然政治的信任還未達憲法的門檻(若門檻太高,修憲吧)。



但反對陳水扁在憲法程序未過而「主動辭職」的人,也應該提出正面的理由,他做滿任期對台灣有甚麼好處?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教育就是讓人民徹底打破偉人的迷思而習慣「弱勢總統」,使支持者不將其當做神,反對者也不當他是魔鬼。我們可以逼他真正落實「權力下放」,司法單位也可以習慣處理現任總統家人和親信的案子。這些都會累積很多好的慣例,如果搭配「壯大公民社會」的發展,台灣的民主前途應該很有希望。

(作者為住台北政治評論家,中文名唐博偉)



本文原載於20060801自由時報A15

七一五聲明:(轉載於http://www.twcivilsociety.org/)
民主政治和台灣認同的道德危機
─我們對總統、執政黨和台灣公民的呼籲

台灣憲政史上第一次總統罷案雖已落幕,可是總統家人和親信涉嫌弊案所引發的社會政治動盪仍未平息。政治領袖及其周邊人士涉及弊案,是民主社會常見的道德和領導危機,也是我們透過反省和檢討,以提昇民主品質的契機。令人遺憾的是,政治領導者卻以動員族群情感來取代反省。更令人憂心的是,民眾,甚至學界,則以認同立場來壓抑對民主理想的追求。結果是,我們的民主品質無由提昇,我們對台灣的認同也成為空洞的口號。

陳水扁總統的親信與家人,陸續遭指控涉入各類弊案、關說、和收賄,他的副秘書長及女婿已先後遭羈押、去職、甚至被起訴。總統對外代表台灣全體人民,對內統帥三軍,重要榮典頒授以及法律均以其名義發佈,無疑是全國最崇高的職務。任何人擔任這個職務,都必須受到人民的尊敬與信賴。而且,總統對公共政策和國家的走向擁有決定性的影響力。當總統失去人民的信任,政府的政策和作為,也將受到人民的懷疑。我們期待陳總統體認這個職務所賦予的重大責任,以及政治責任與法律責任的區別。在已經失去道德威信和人民信任的時候,我們呼籲陳總統慎重考慮辭去這項職務。

罷免案的結果顯示,陳總統仍然享有足夠的權力和影響力,來護衛他的職位。他如果願意在這個情況下主動承擔政治責任而辭職,將為台灣民主樹立難得的範例。他的辭職將對台灣政治做出巨大的貢獻,對台灣民主發展也將有深遠的影響,其價值遠超越司法正義所能衡量。

民進黨是台灣第一個本土政黨,不應輕忽自身所擔負的歷史責任;應以台灣民主政治長遠發展的歷史高度處理目前的政治危機。民進黨在黨綱中宣示追求的政治藍圖是為提供人民追求自由、民主、幸福、正義及自我實現之機會。如今,民進黨能否以自我反省批判的態度,處理首度執政即遭遇的重大危機,正足以檢視其能否信守黨綱所揭櫫的政治理想。

而對台灣的公民,我們呼籲:讓我們以民主的價值和理想,來豐富我們對台灣的認同。當我們因為認同立場,而放棄對提昇民主的追求,我們其實也殘害了我們的台灣認同。台灣認同目前正遭遇著艱難的挑戰。外部,我們面對中國崛起的強大軍事威脅和經濟影響力;內部,台灣民眾的認同仍處於分裂的狀態。民主品質的提昇,是台灣認同目前唯一可恃的基礎。如果沒有高品質的民主生活,我們如何說服自己及他人,為台灣奉獻心和力?義大利民族主義運動領袖馬志尼在建國運動中,告訴他的義大利同胞:「如果有一天義大利人不再追求自由和民主,我將以身為義大利人為恥。」我們則要如何對自己、對我們的後代解釋,我們今天的努力和作為呢?

民主不只是一套安排政治權力的制度,它同時也是一個要求其公民不斷反省、有意識地更新,不斷充實其內涵、提昇其理想的道德社區。認同不應是一個區辨敵我的口號,它更需要充實的文化價值做為其內涵。我們期待陳總統在這個民主的初生階段,體認他對未來民主發展可能發揮的關鍵影響。我們也期待台灣的公民,用民主價值來豐富台灣的認同。讓台灣成為一個所有人都願意為它奉獻的地方,讓台灣成為一個值得所有住民驕傲的民主自決共同體。

七二六,第二次聲明(轉載於http://www.twcivilsociety.org/)

壯大公民社會 提昇台灣民主



我們在七月十五日發表「民主政治和台灣認同的道德危機」聲明,呼籲陳總統承擔一國元首的政治責任,慎重考慮辭去職務之後,得到台灣社會各界許多的回應和批評指教。我們感謝來自民間的支持和鼓勵,也感謝陳總統對我們善意的回應和動機的理解。

今天我們選擇在這個流血之地發表我們的回應,因為過去這段期間社會各界的討論顯示,我們的未來仍然深深地為過去所羈絆。因為過去政權所為的不義沒有獲得妥善的處理,使得我們無法共同耕耘民主的未來。反對黨對政府的監督被視為敵我的對抗,而非民主競爭;民主過程中可能的政黨輪替,則被定位為「舊政權的復辟」。媒體的偏頗和凌人的氣勢,也讓理性的討論和政治支持成為不可能。長久以來受傷害的感情,使我們無法理性平和地看待彼此的差異,合作營造共同的未來。在這裡,我們也同時呼籲反對黨和媒體工作者,真誠地面對自己的過去和現在,我們才可能有共同的未來。

陳總統在回應我們的文章中表示,有意處理轉型正義的問題。可是由於陳總統已經失去人民的信賴,他的處理很可能使這個需要全社會共同反省的議題,被定位為政治鬥爭。這也是為何我們一直強調:如果國家領袖不受人民的信任,將會影響重國家政策的合法性,以及重大問題的解決。

我們這樣的理念從來就不是一個「高道德標準」,而是一個民主憲政秩序健全運作的必要條件。此種憲政典範的建立,是憲政改革的第一步。而且,過去我們也都以相同的標準,要求政府的部會首長,甚至地方政府的局處長。為何面對全國最有權力、最尊榮的職位,我們反而降低了我們的標準和期許?正如幾位民進黨朋友對我們的回應文中指出的,「沒有犯法不代表沒有犯錯。任何一位政治領袖都必須面對高於法律的政治責任,這一點沒有迴避的空間。」因此,對於陳總統沒有辭職,我們深感遺憾。

許多人擔心總統去職會引起政治上的混亂。我們了解人對未知所懷有的恐懼;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獨裁政權,都用安定和秩序來抵制改革的呼聲。可是我們認為,協助陳總統去職、同時處理後遺的政治局勢,正是民進黨領導階層展現領導能力、想像力、和意志力的機會。台灣正遭逢中國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壓力,以及其他國家充滿活力的競爭。如果民進黨的領導階層,連黨的信任危機和總統去職之後的局勢都無法處理,那他們如何說服我們,未來他們可以帶領台灣突破國家的困境和危機?

從民進黨在全代會的表現看來,它的領導階層似乎已經失去為黨、為台灣開創新局的鬥志和想像力。每一個社會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都有不同的政治勢力代表歷史潮流、引領歷史潮流。一百多年前的國民黨,曾經是進步的力量,卻快速成為壓迫性的政權。民進黨過去曾經代表進步的本土力量,如今卻似乎失去掌握歷史脈動的能力。不論未來的政治局勢如何發展,一個活力的、獨立的公民社會都是國家發展、民主提昇的必要條件。我們向台灣社會呼籲:只有挑剔的人民,才有優質的政黨。讓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未來我們將盡我們微薄的力量,以幫助壯大獨立自主的公民社會。希望台灣社會繼續給我們指教。

再一次感謝台灣社會各界,這段期間給我們的支持和批評指教。

>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