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21cra00@gmail.com
通訊地址:112北投郵局第16-24號信箱

20060925自由時報:扁拋議題 領土範圍 納入憲改黨版

扁拋議題 領土範圍 納入憲改黨版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陳水扁總統昨以現行憲法有關領土範圍為例表示,當憲法的規定與現實狀況完全脫節或背離時,基於對憲法正當性與合理性要求,對轉型正義的期待與堅持,是不是該認真思考,「予以必要的處理」?

民進黨昨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總統制與內閣制的抉擇」最後一場憲政改造研討會,陳總統、民進黨主席游錫方方土出席致詞。民進黨憲改黨版草案,預計十月四日向中執會提出通過,將送民進黨立院黨團和其他政黨協商。



有關陳總統主張,民進黨也表示將納入憲改版本。換言之,除內閣制與總統制兩案外,還將包括是否將國家疆域明確化為「台澎金馬」。因此,下週中執會將有四個版本憲改提案,讓黨中央最後議決。



對中央政府體制,總統明確說,過去的憲改是政治交換、任意拼湊,結果留下今天這個什麼都不是的「烏魯木齊」;未來的憲政改造工程一定要突破過去窠臼,不能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扁:內閣制或總統制 都必須全套



如要採內閣制,就要全套的內閣制;選擇總統制,就必須全套的總統制。



他認為,內閣制應由國會的多數黨領袖組閣成立政府,沒有必要存在由人民直接選舉的總統;如採總統制,總統不但是國家元首,同時也是最高行政首長,並對國會通過的法案擁有完整否決權。



總統表示,憲政體制的選擇牽動了政治權力的重分配,也直接衝擊各方現實利益的考量。例如過去閣揆同意權取消,「更是為了因應與遷就一人、一時之所需」,結果造成整個憲政體制支離破碎、相互扞格,甚至是窒礙難行。



總統也表示,新興民主國家從威權邁向民主過程,面臨轉型正義問題。因為他們原有的憲法,往往是過去威權統治者所遺留下,並沒有經過人民同意,這些舊有憲法也常充斥著特定意識形態的教條或遺緒。



總統以現行憲法為例,其中領土範圍規定:「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



陳總統說,有人說固有疆域應包括外蒙古和中國大陸;也有人說,不該以清朝版圖為限,應以元朝最大版圖為疆域,甚至橫跨歐、亞、非三大洲,這種歷史遺緒看似無傷大雅,但立刻就對現實問題產生衝擊。



陳總統指出,如嚴格依憲法相關規定,台灣到底承不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兩個聯合國會員國都是主權獨立國家,是與台灣完全互不隸屬的另外兩個不同國家。當憲法規定與現實狀況完全脫節或背離時,是不是也應思考處理。

綠委:想動也動不了 台聯:就是正名



〔記者李欣芳、邱燕玲/台北報導〕陳總統拋出應認真思考處理憲法有關領土問題,引發民進黨內爭論,部分立委甚至對扁的行事風格有微詞。



台聯秘書長林志嘉則表示,採用全套的總統制或內閣制,基本上已是制憲,加上思考處理領土範圍,「這就是正名制憲了」。



對陳總統的說法,民進黨立委李文忠說,台澎金馬是我們的領土,這是政治現實,但目前不宜修憲更動領土範圍,他認為阿扁搞假議題,反而傷害台灣利益,「讓美國緊張,這對台灣有好處嗎?」



他表示,確立台澎金馬為領土範圍,不一定要在憲法中明定,可用其他實務操作面來處理,像李登輝主政時期就善用其權力逐步落實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現況。



他批評阿扁這種說法是在鞏固票源,但「選舉一到急著下猛藥,這樣明智嗎?」


民進黨團幹事長葉宜津說,若黨內有共識,要修憲處理領土問題,她也樂於接受,但得顧慮現實問題,她評估是「想動也動不了!」



立委李俊毅認為,修改憲法的領土範圍是民進黨一貫主張,他全力支持,他可理解總統在任期快結束前急著想處理這項議題,但泛藍不可能支持,若又形成政黨對抗,推動修憲恐怕沒成效,總統的主張可能又會跳票。



台聯立院黨團總召廖本煙直言「聽得很膩了」,他認為陳總統只會嘴巴講講而已,過去執行率不足,也不付諸行動,遇有危難時才提修憲議題出來講。

新聞辭典/憲法第四條 未言明領土範圍



「中華民國憲法」是依據一九三六年的「五五憲草」制定,五五憲草第四條第一項清楚描述「中華民國領土為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哈爾濱、綏遠、寧夏、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包含蒙古與西藏,但沒有台灣。



一九四七年元旦,國民政府公布的「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指「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未言明領土範圍為何,因此有人仍沿用五五憲草所指的領土疆域。



過去中華民國領土就是中國大陸,被形容為一片「秋海棠」,但蒙古在一九四五年獨立後,有人戲稱秋海棠變成「老母雞」;隨後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把中華民國趕出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流轉到台灣,才會造成現今中華民國的領土範圍爭議。(記者邱燕玲)



本文原載於20060925自由時報A3

> 最新消息